结论是计算机毕业设计的最终的、总体的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练。如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对仪器设备的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等。
2.4 致谢
向某某基金会、合作单位、资助或支持的企业、组织或个人致谢;向协助完成研究工作,提供便利条件的组织或个人,提出建议和提供帮助的人致谢;向给予转载和引用权的资料、图片、文献、研究思想和设想的所有者致谢;向其它应感谢的组织或个人致谢。
2.5 参考文献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列出的文献,应当是作者亲自阅读或引用过的,开题报告,不应转录他人文后的文献。在写资料的出处时,一定要亲自每篇核实,不要出现任何的差错。指导者与评阅者理应进行核实查对,以保证其真实、可靠。所引用的文献,应是公开刊物,内部刊物一般不引用。计算机毕业设计
我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所列的参考文献原则上不少于15篇(册)。
2.5.1 参考文献的注引
在正文中,应用文献资料论述某个观点时,应在所应用段落或句子的右上角,用方括弧进行角注,并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资料的出处。正文中每应用一次文献资料,角注时应用1,2,3……阿拉伯数字按先后次序分别排序。如:××××××[1];××××××[2];……。如应用两篇或两篇以上文献资料论述同一个观点时,应在所应用段落或句子的右上角方括弧中用以下方法注明,如:××××××[4,5];×××××[6~8]。
正文中进行角注的数字序号应与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所列出的文献资料序号相对应。
题名、摘要、关键词、目录等中不出现文献的角注。
2.5.2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及示范实例
a) 专著
例: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书籍馆目录.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
2 Borko H,Bernier C L.Indexing concepts and methods .New York:Academic Pr,1978
b)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
例:
傅承义,陈运泰,祁贵中.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447
c) 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
在国家标准GB 7714—87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中,要求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需写出文章的题名。例:
华罗庚,王元.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中国科学,1973(4):339~357
而物理、化学、生物工程等专业的连续出版物中析出的文献,可将题名省略。例:
翟伦玉,陈亚光,彭军等.高等学校化学学报,1991,12(8):1009
d) 会议文献
例:
Rosenthall E M, ed.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Univ of Montreal, 1961. Toront Univ of Toronto Pr,1963
e) 报告
例:
Pobert H C, Thomas O B. End-Point Control of Flexible Manipulators,AD-A172287/5/GAR, Stanford Univ,C A. Dept.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1985
f) 学位论文
例:
1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学位论文],北京:数学系统学研究所,1983
2 郭宁.[学位论文],长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992
g) 专利
例:
1 王利祥,王佛松.CN 87 104 602,1991
2 吉野文夫.JP 88-223 018,1988
在我校各学院(系)的不同专业中,可根据专业的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著录格式。
3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附录部分(必要时)
为了材料的完整性,编入正文又显过繁,而又能提供比正文有更多的信息、研究方法以及深入性等,可考虑编写附录。因此,附录是作为论文主体的的补充项目,并不是必需的。
3.1 附录可以包含下述内容:
篇幅过大的复制品;不便于编入正文的珍贵资料;其它原始数据,包括各种图谱、分析测试原件、数学指导、计算程序、框图、结构图、统计表、计算机打印输出件等。
3.2 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的各种序号的编写格式如图2所示。
附录A
附录部分
附录B B 1 B 1.1
#p#分页标题#e#B 2 B 1.2 B 1.2.1
. .
图B1
表B1
.
图2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附录部分次序编排示意图
4 计算机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结尾部分(必要时)
为了将论文迅速存入计算机,论文,可以提供有关的输入数据。
可以编排分类索引、著者索引、关键词索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