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淘论文网   发布者: 毕业设计   浏览量: 113



还可以点击去查询以下关键词:
[STM32]    [智能]    [环境污染]    [监测]    [STM32的智能环境污染监测]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是基于STM32平台开发的一种新型的环境监测系统,旨在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本文将从系统的设计、硬件选型、软件开发、数据采集和处理、实时监测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系统设计

1.系统架构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实时监测子系统、数据可视化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

传感器子系统负责对环境污染物进行实时检测,采集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到数据采集子系统。

数据采集子系统对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数据处理子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包括环境污染物的浓度、温度、湿度等。

实时监测子系统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将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子系统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图表和图像,以便用户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情况。

控制子系统负责对系统的控制,包括传感器子系统的开关控制、数据采集子系统的数据采集频率设置等。

2.硬件选型

STM32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微控制器,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多功能等特点,非常适合应用于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此外,STM32还具有多种外设接口,便于连接传感器和外设。

传感器子系统需要采集多个环境参数,包括温湿度、气体浓度等。因此,选用了DHT11作为温湿度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

数据采集子系统需要对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因此选用了ADC0804作为模拟输入模块,该模块具有输入电压范围宽、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能够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3.软件开发

系统软件分为实时监测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和数据可视化子系统三个部分。

实时监测子系统主要负责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将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并生成实时监测图表。代码中采用了C语言编程,使用了STM32的串口通信和网络通信功能,以及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最后将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

数据处理子系统主要负责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包括环境污染物的浓度、温度、湿度等。代码中采用了C语言编程,使用了STM32的串口通信和网络通信功能,以及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最后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数据可视化子系统主要负责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图表和图像,以便用户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情况。代码中采用了C语言编程,使用了STM32的串口通信和网络通信功能,以及对传感器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最后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

二、系统实现

1.系统架构

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实时监测子系统、数据可视化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

传感器子系统负责对环境污染物进行实时检测,采集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到数据采集子系统。

数据采集子系统对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数据处理子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包括环境污染物的浓度、温度、湿度等。

实时监测子系统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将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子系统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图表和图像,以便用户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情况。

控制子系统负责对系统的控制,包括传感器子系统的开关控制、数据采集子系统的数据采集频率设置等。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空气中的污染物、水中的有害物质等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需要对环境污染进行监测和治理。但是,传统的监测方法存在很多不足,例如监测设备体积大、价格昂贵、监测结果不易处理等。因此,基于现代化技术和手段的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先进的STM32平台进行开发,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多功能等特点,可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本文将从系统的设计、硬件选型、软件开发、数据采集和处理、实时监测和数据可视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系统设计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传感器子系统、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实时监测子系统、数据可视化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

传感器子系统负责对环境污染物进行实时检测,采集数据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到数据采集子系统。

数据采集子系统对接收到的传感器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将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

数据处理子系统对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包括环境污染物的浓度、温度、湿度等。

实时监测子系统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将数据上传到云端服务器,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子系统将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图表和图像,以便用户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情况。

控制子系统负责对系统的控制,包括传感器子系统的开关控制、数据采集子系统的数据采集频率设置等。

二、硬件选型

为了满足系统的需求,在硬件选型时采用了STM32F103芯片,具有高性能、低功耗、多功能等特点,可以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实时监测和分析。此外,还选用了DHT11作为温湿度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能够满足系统的需求。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目前,国内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研究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并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1.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基础,其主要作用是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到数据采集器。目前,国内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使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包括DHT11温湿度传感器、DHT22温湿度传感器、SHT1x热敏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2. 数据采集技术

数据采集技术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关键,其主要作用是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目前,国内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使用各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器,包括Arduino、Raspberry Pi、STM32等,这些数据采集器具有易于使用、可编程性强等特点,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3. 数据处理技术

数据处理技术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其主要作用是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目前,国内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使用各种类型的数据处理算法,包括滤波、采样、特征提取等,这些数据处理算法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4. 实时监测技术

实时监测技术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特色,其主要作用是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到服务器。目前,国内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使用各种类型的实时监测算法,包括轮询、线程、事件驱动等,这些实时监测算法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5. 数据可视化技术

数据可视化技术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优势,其主要作用是将环境污染物的实时监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图表和图像,以便用户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情况。目前,国内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使用各种类型的数据可视化算法,包括折线图、柱状图、散点图等,这些数据可视化算法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6. 控制技术

控制技术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保障,其主要作用是对系统进行控制,包括传感器子系统的开关控制、数据采集子系统的数据采集频率设置等。目前,国内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使用各种类型的控制算法,包括PWM控制、PLC控制、单片机控制等,这些控制算法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7. 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核心,其主要作用是对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包括系统的组成、功能、性能等方面。目前,国内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设计各种类型的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包括分布式系统、客户端/服务器系统、物联网系统等,这些系统架构设计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8. 系统实现与部署

系统实现与部署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实践,其主要作用是将系统设计转化为实际可用的系统,并进行部署。目前,国内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实现各种类型的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包括基于STM32的系统、基于Arduino的系统、基于Raspberry Pi的系统等,这些系统实现与部署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9.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验证,其主要作用是对系统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目前,国内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进行各种类型的实验,包括环境污染物浓度采集、数据处理、实时监测、数据可视化等,这些实验结果分析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综上所述,国内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研究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并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环境监测系统,能够实现对环境污染物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目前,国外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研究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并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1. 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基础,其主要作用是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检测,并将检测结果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到数据采集器。目前,国外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使用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包括Smart感測器、DHT11、DHT22等。这些传感器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特点,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2. 数据采集技术

数据采集技术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关键,其主要作用是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采集和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存储到数据库中。目前,国外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使用各种类型的数据采集器,包括Arduino、Raspberry Pi、STM32等,这些数据采集器具有易于使用、可编程性强等特点,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3. 数据处理技术

数据处理技术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核心技术,其主要作用是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目前,国外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使用各种类型的数据处理算法,包括滤波、采样、特征提取等,这些数据处理算法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4. 实时监测技术

实时监测技术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特色,其主要作用是对环境中的污染物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监测结果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发送到服务器。目前,国外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使用各种类型的实时监测算法,包括轮询、线程、事件驱动等,这些实时监测算法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5. 数据可视化技术

数据可视化技术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优势,其主要作用是将环境污染物的实时监测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生成图表和图像,以便用户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情况。目前,国外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使用各种类型的数据可视化算法,包括折线图、柱状图、散点图等,这些数据可视化算法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6. 控制技术

控制技术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保障,其主要作用是对系统进行控制,包括传感器子系统的开关控制、数据采集子系统的数据采集频率设置等。目前,国外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使用各种类型的控制算法,包括PWM控制、PLC控制、单片机控制等,这些控制算法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7. 系统架构设计

系统架构设计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核心,其主要作用是对系统进行整体设计,包括系统的组成、功能、性能等方面。目前,国外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设计各种类型的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包括分布式系统、客户端/服务器系统、物联网系统等,这些系统架构设计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8. 系统实现与部署

系统实现与部署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实践,其主要作用是将系统设计转化为实际可用的系统,并进行部署。目前,国外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实现各种类型的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包括基于STM32的系统、基于Arduino的系统、基于Raspberry Pi的系统等,这些系统实现与部署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9.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验证,其主要作用是对系统进行实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目前,国外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进行各种类型的实验,包括环境污染物浓度采集、数据处理、实时监测、数据可视化等,这些实验结果分析能够满足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需求。

综上所述,国外有许多研究团队正在研究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不同的技术和方法,并得到了不同的结论。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相对于传统的环境监测系统,具有以下创新点:

1. 无线传输技术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技术,使得监测数据可以实时传输到云端服务器,方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可视化。

2. 智能化算法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智能化算法,能够对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使得监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3. 可扩展性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传感器,扩展监测范围,提高监测精度。

4. 用户交互界面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用户交互界面,方便用户查看监测结果和进行数据记录。

5. 数据可视化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监测结果以图表和图像的形式进行可视化,方便用户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情况。

6. 智能化决策支持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智能化决策支持技术,根据监测结果进行自动化的决策支持,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包括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三个方面。

1. 经济可行性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投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购买传感器、数据采集器、控制器和通讯设备等设备,同时需要对系统进行软件开发和系统设计。但是,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运行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和精度。此外,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的运行维护成本也很低,可以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环境管理的可持续性。

2. 社会可行性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可以提高环境管理的效率和精度,同时也可以减少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和智能化算法,具有更高的监测精度和更快的监测响应速度,可以更好地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此外,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和用户交互界面,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

3. 技术可行性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智能化算法和数据可视化技术,具有更高的监测精度和更快的监测响应速度,可以更好地满足环境管理的需要。此外,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分布式系统和物联网技术,可以更好地实现数据采集和监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监测效率和精度。同时,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还具有可扩展性和用户交互界面,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提高用户满意度。
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采用STM32单片机作为主控模块,具有以下功能设计:

1. 数据采集

该系统采用DHT11作为温湿度传感器,通过I2C总线接口与STM32单片机连接,实现对环境温湿度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该系统还具有自动校准功能,可以自动对传感器的测量结果进行校准,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 数据传输

该系统采用无线传输技术,通过WiFi模块与STM32单片机连接,实现对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到云端服务器。该系统具有自动上传数据到服务器的功能,可以方便地与第三方数据进行对接。

3. 数据处理

该系统采用智能化算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包括环境温度、湿度、噪声等环境参数。该系统还具有数据可视化的功能,可以将监测结果以图表、图像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方便用户查看和了解环境污染情况。

4. 数据存储

该系统采用云存储技术,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可以方便地与第三方数据进行对接,同时可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用户交互

该系统采用用户交互界面,方便用户查看监测结果和进行数据记录。用户可以通过Web应用程序或移动应用程序进行数据查看和记录,也可以通过API接口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

6. 数据可视化

该系统采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将监测结果以图表和图像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方便用户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情况。用户可以通过Web应用程序或移动应用程序进行数据查看和记录,也可以通过API接口进行数据查询和分析。
以下是基于STM32的智能环境污染监测系统中传感器连接代码的设计和实现:

1. DHT11温湿度传感器

该传感器通过I2C总线接口与STM32单片机连接,连接代码如下:


#include "stm32f10x.h"
#include "stm32f10x_rcc.h"
#include "stm32f10x_gpio.h"

#define DHT11_SENSOR_PIN GPIOA
#define DHT11_SENSOR_CS GPIOA_CS

void dht11_init(void);
void dht11_read_data(int data_h, int data_l, int temperature, int humidity, int *q1, int *q2);

void dht11_init(void)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

// Enable GPIO clock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

// Configure GPIO pins
GPIO_InitStruct.GPIO_Pin = DHT11_SENSOR_PIN;
GPIO_InitStruct.GPIO_Mode = GPIO_Mode_Out;
GPIO_InitStruct.GPIO_PuPd = GPIO_PuPd_NOPULL;
GPIO_InitStruct.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GPIO_OType = GPIO_OType_PP;
GPIO_InitStruct.GPIO_PuPd = GPIO_PuPd_UP;

GPIO_InitStruct.GPIO_Init = GPIO_InitStruct;
GPIO_InitStruct.GPIO_CS = DHT11_SENSOR_CS;

// GPIOA pins are in an alternate state, so we must disable them
GPIO_InitStruct.GPIO_Pin = GPIO_Pin_0;
GPIO_InitStruct.GPIO_Mode = GPIO_Mode_Out;
GPIO_InitStruct.GPIO_PuPd = GPIO_PuPd_NOPULL;
GPIO_InitStruct.GPIO_Speed = GPIO_Speed_50MHz;
GPIO_InitStruct.GPIO_OType = GPIO_OType_PP;
GPIO_InitStruct.GPIO_PuPd = GPIO_PuPd_UP;

GPIO_InitStruct.GPIO_Init = GPIO_InitStruct;

// Upload the DHT11 sensor to the STM32
HAL_DHT11_Write(&DHT11_SENSOR_CS, HAL_DHT11_CLEAR_TEMPERATURE, 0x40, DHT11_SENSOR_PIN);
HAL_DHT11_Write(&DHT11_SENSOR_CS, HAL_DHT11_CLEAR_TEMPERATURE, 0x40, DHT11_SENSOR_PIN);
HAL_DHT11_Write(&DHT11_SENSOR_CS, HAL_DHT11_SET_TEMPERATURE, 0x20, DHT11_SENSOR_PIN);
HAL_DHT11_Write(&DHT11_SENSOR_CS, HAL_DHT11_SET_TEMPERATURE, 0x20, DHT11_SENSOR_PIN);
HAL_DHT11_Read(&DHT11_SENSOR_CS, DHT11_SENSOR_PIN, &temperature, &humidity, DHT11_SENSOR_PIN);

// Convert the raw data to a temperature value
*q1 = (int)(temperature * 5.0 / 100.0);
*q2 = (int)(humidity * 100.0 / 10000.0);
}

void dht11_read_data(int data_h, int data_l, int temperature, int humidity, int *q1, int *q2)
{
// Calculate the 256bit RGB values
int q1_red, q1_green, q1_blue;
int q2_red, q2_green, q2_blue;
uint16_t r, g, b;

// Convert DHT11 data to RGB values
dht11_read_data(DHT11_SENSOR_PIN, DHT11_SENSOR_CS, &q1_red, &q1_green, &q1_blue, &q2_red, &q2_green, &q2_blue);
r = (int)(q1_red * 65535.0 / 16384.0);
g = (int)(q1_green * 65535.0 / 16384.0);
b = (int)(q1_blue * 65535.0 / 16384.0);

// Convert RGB values to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values
*q1 = (int)(r * temperature / 100.0);
*q2 = (int)(g * temperature / 100.0) + (int)(b * humidity / 100.0);
}

2. 蓝牙模块

该模块通过蓝牙协议与STM32单片机连接,连接代码如下:


#include "stm32f10x.h"
#include "stm32f10x_rcc.h"
#include "stm32f10x_gpio.h"
#include "stm32f10x_usart.h"
#include "stm32f10x_tim.h"
#include "stm32f10x_misc.h"

#define BLUETOOTH_PIN GPIOA
#define BLUETOOTH_CS GPIOA_CS
#define BLUETOOTH_SCAN_RATE 3

void bluetooth_init(void)
{
GPIO_InitTypeDef GPIO_InitStruct;

// Enable GPIO clock
RCC_APB2PeriphClockCmd(RCC_APB2Periph_GPIOA, ENABLE);

// Configure GPIO pins
GPIO_InitStruct.GPIO_Pin = BLUETOOTH_PIN;
GPIO_InitStruct.GPIO_Mode = GPIO_Mode_Out;
GPIO_InitStruct.GPIO_PuPd = GPIO_PuPd_NOPULL;

GPIO_InitStruct.GPIO_Init = GPIO_InitStruct;

// Upload the STM32 firmware to the STM32
HAL_UART_Write(&STM32_UART, "Firmware_Update.bin", HAL_MAX_UART_SPEED_HAL_FREQ_DIV1);

// Start the Bluetooth scan
HAL_UART_Start(&STM32_UART);
HAL_TIM_Start(&TIM_1, BLUETOOTH_SCAN_RATE);
}

void bluetooth_read_data(int data_h, int data_l, int temperature, int humidity, int *q1, int *q2)
{
uint8_t buffer[2];

// Send the start scan command
HAL_UART_Write(&STM32_UART, "Scan_Start.bin", HAL_MAX_UART_SPEED_HAL_FREQ_DIV1);

// Wait for the scan to complete
HAL_TIM_Pause(&TIM_1);

// Send the end scan command
HAL_UART_Write(&STM32_UART, "Scan_End.bin", HAL_MAX_UART_SPEED_HAL_FREQ_DIV1);

// Wait for the response
HAL_TIM_Pause(&TIM_1);

// Read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values from the module
buffer[0] = 0x00;
buffer[1] = (int)(temperature * 5.0 / 100.0);
HAL_UART_Write(&STM32_UART, "Temperature_Humidity_Value.bin", HAL_MAX_UART_SPEED_HAL_FREQ_DIV1);

// Read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values from the module
buffer[0] = 0x00;
buffer[1] = (int)(humidity * 100.0 / 10000.0);
HAL_UART_Write(&STM32_UART, "Temperature_Humidity_Value.bin", HAL_MAX_UART_SPEED_HAL_FREQ_DIV1);

*q1 = (int)(buffer[0] * temperature / 100.0);
*q2 = (int)(buffer[1] * temperature / 100.0) + (int)(buffer[2] * humidity / 100.0);
}

3. 传感器数据采集

该系统采用轮询方式从各个传感器获取实时数据,具体实现如下:


void sensor_readings(int *q1, int *q2)
{
//轮询各个传感器
for (int i = 0; i < NUM_SENSORS; i++) {
int sensor_status = (int)gpio_ReadPin(sensor_ pins[i]);
if (sensor_status == GPIO_PinModeAlt) {
int sensor_value = (int)gpio_ReadPin(sensor_ pins[i]);
*q1 = sensor_value * 5.0 / 100.0;
*q2 = sensor_value * 100.0 / 10000.0;
break;
}
}
}

4. 数据处理

该系统采用以下数据处理方式:

数据采集: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采集,并发送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处理。
数据存储: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云端服务器中,以供后续分析和使用。
数据可视化:将数据可视化,以图表、图像等形式展示给用户。

具体实现如下:

数据采集:
定义传感器数据采集函数,用于轮询各个传感器,获取实时数据。
在轮询过程中,如果传感器数据采集成功,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缓冲区中,并发送到云端服务器进行处理。

数据存储:
定义数据存储函数,用于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云端服务器中。
在数据存储过程中,将采集到的数据存储到云端服务器中,并生成唯一的标识符,以便后续查询和识别。

数据可视化:
定义数据可视化函数,用于将数据可视化。
在数据可视化过程中,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并生成图表和图像等形式进行可视化。


这里还有:


还可以点击去查询:
[STM32]    [智能]    [环境污染]    [监测]    [STM32的智能环境污染监测]   

请扫码加微信 微信号:sj52abcd


下载地址: http://www.taolw.com/down/15045.docx
  • 上一篇:基于STM32的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 下一篇:基于STM32的智能物流系统
  • 资源信息

    格式: docx